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8集课程复讲 |
|
尹水文学长 |
|
|
一、学习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是学什么? 圣贤人他的存心就是时时把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时时不敢忘怀,时时提得起来去与人相交。当他时时都是德行提起,那坏习惯自然而然慢慢就不见了、就消退了。所以我们学习圣贤教诲最重要的是学圣贤人的存心,圣贤人的用心。当我们用圣贤人的心来自我观照、自我提醒,相信宽为限,紧用功,功夫到,滞塞就通,当我们真正用圣贤的存心跟行为去做事,每一天一定会有法喜充满。 二、朋友之间有那些应尽的义务? 第一个是要互相劝谏。所谓“善相劝,德皆建;过不规,道两亏”。假如朋友有过失没有去劝,就没有尽到朋友的职责。现在社会相当复杂,人只有一双眼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虑到。所以,父母、儿女很需要,上司、下属也很需要,太太、兄弟、朋友的提醒。因为人提醒了,才会对更多的道理有所明白。 第二个是要互相关怀。关怀他人,事实上我们也要在时时处处去落实。长养孩子关怀别人的心。关怀朋友,不只要关怀他而已,还要爱屋及乌。我们学了《弟子规》,你不只可以关心他的父母,更重要还可以关心他孩子的教育。 第三个是要互相赞叹。“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”。互相赞赏、互相肯定,因为在人生旅途中常常会情绪起伏,这时特别需要朋友的支持、安慰。读圣贤书要对治一个自己的杀手,就是嫉妒之心。这个嫉妒心发出来,不只自己受害,不只对方受影响,更大的问题是会让社会的人受影响。如一个读书人很有德行、很多的人都跟他学习,结果你因为嫉妒他,甚至于用言词毁谤他,造成这一大群人对他失去信心,这个罪过可就结大。所以一个人假如处处嫉妒别人,他一定会愈来脑筋愈不灵活。因为他障碍别人学习圣教,学习智慧的机会。所以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假如障碍别人法布施就会得愚痴的结果。所以要扩宽心量去欣赏别人,去力行“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;见人善,即思齐;纵去远,以渐跻”。当朋友跟朋友之间都互相随喜、赞叹,那团体也好,学术界也好,都会一片祥和之气。 第四个是要不言家丑。不可以把朋友家里不好的事讲出去,这样很没有道义。因为朋友信任我们,可能会把一些家庭比较隐私的事跟我们讨论。所以这些话语要特别谨慎,不可以讲出去。因为有时候讲出去,会被有心的人拿去制造一些谣传,这样就会伤到朋友的内心,或者他的家庭。所以当别人已经推心置腹,更应该谨慎小心自己的言语。其实家里很多隐私的事也不必要到处跟人家讲。如自己的先生有哪些不好,就到处跟邻居讲,跟朋友讲,讲到最后可能这些话会传到自己先生的耳朵里,对夫妻关系那可有很不好的影响。而且不只夫妻关系不好,还会惹来众人对妳的轻视、轻慢。甚至于还对妳的先生同样的不尊重,这样就很不好。 第五个要有通财之义。 这个“财”不单指钱财、物品,延伸出来是内财跟外财。内财指的是劳力、经验、智慧,外财才是钞票、才是物品。人生难免起伏,当朋友确实有很紧急的状况,要救人危急,赶快有能力的时候帮助他。“惠不在大”,恩惠不在大小;“在乎当厄”,在那个危急当中,能够送给他这样的关怀帮助,他会非常感动。 感恩诸位学长,我的复讲结束了,谢谢大家。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